ico
详情
当前位置:
首页
详情
阅读分享会第三期《松柏长青》第二场分享
日期: 2025-05-28
浏览量: 101
来源: 扬子发规处(职业教育研究院)

阅读分享会第三期《松柏长青》第二场分享

2025年5月27日下午,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阅读分享会第三期《松柏长青》第二场分享。各部门领导围绕书中“心有情系半世缘”等章节,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分享深刻感悟,展现了从书中汲取精神力量、践行教育初心的决心。以下是四位老师分享的主要内容。

孙刚主任通过阅读《松柏长青》,深入体验了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,沉浸于读书的快乐之中。作者以细腻笔触描绘的生活、学习和工作经历,展现出对生活与工作的热爱及敢于担当的精神,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,与之同喜同悲、共同成长。

孙刚主任认为,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人生情节,关键在于找到热爱之事并为之奋斗,过程中需坚定信念、倾听内心,不被外界干扰。同时,要把握当下,珍惜青春时光,以积极态度面对生活,为个人发展、学校荣誉和社会进步全力以赴,像松柏一样坚韧不拔,在人生道路上创造传奇。

外事接待办主任陈永丽从“心有情系半世缘”中深刻认识到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,更要用情感浇灌学生心灵。教育工作者要以情感为纽带构建师生桥梁,通过倾听理解学生、个性化教学和引发情感共鸣拉近与学生距离;在教学中融入精神文化传承,结合外事接待工作中养成的谦卑有礼、用心做事的习惯,塑造学生价值观;教育者自身需像松柏一样坚韧,坚持终身学习、做好情绪管理,用心经营与学生、同事的关系,成为学生生命中的温暖存在。

刘童校长通过品读“心有情系半世缘”,认为应将书中精神与中职教育紧密结合。中职学生面临学业迷茫与人际困惑,书中作者的自省与成长轨迹与学生情况相似,师长的点拨恰似中职德育“导师制”,书中价值观是“工匠精神”的生动注脚。

刘童校长认为,中职教育工作者应以情为舟帮助学生渡化成长之困,以韧为骨淬炼工匠精神,将其融入相关专业课程;以文为镜照亮育人之路,在语文课堂引入书中选篇提升学生能力;以松为镜培育职业品格,在实训和课程中引导学生专注坚守;以诗为桥构建教育新境,借助书中意象塑造学生价值观,让学生在文学滋养与技能锤炼中成长。

陶杨主任从书中感受到教育者的精神密码——理想与执着。书中作者在不同领域的开拓经历,如同民办教育的发展历程。老董事长等先驱者在困境中开辟民办教育道路,学校“借脑引智”等举措与书中智慧相通,教育者需如破冰者般以理想驱动发展,将学生雕琢成人才。

陶杨主任认为,在高职教育变革中,教育者要像摆渡人一样守护初心,如帮助残疾学生完成学业,构建适应时代的教育模式;还要成为传灯者,传承办学理念,将思政元素、职业素养融入教学,灌输“先做人、后成才”理念,同时以开放格局加强校际、校企合作,推动教育发展。

此次共读《松柏长青》活动,让广大教职工从书中汲取到丰富的精神养分,在教育教学中以情育人、以韧铸魂、以文化人,为培养优秀人才、推动学校发展贡献力量。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,我校教育事业将如松柏般长青,在时代浪潮中绽放光彩。